大熊猫网

首页>>国宝文化>>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揭秘大熊猫发现始末

http://www.ourpanda.com/   发布时间: 2010-04-26 16:12:56   来源:雅安日报


     100多年前,建在雅安夹金山山麓的邓池沟天主教堂,不仅让阿尔芒·戴维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而且为他在大山建立了一个发现物种的“根据地”,阿尔芒·戴维在这里收获颇丰。
  阿尔芒·戴维神甫第一次发现大熊猫,是在1869年的3月11日。《戴维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那天,一户姓李的教徒邀请他去做客。在李家,他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他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而猎人讥笑他少见多怪。不以为然地告诉他:“这种动物有两个名字,一是黑白熊,因为它的身体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还有一个名字叫猫熊,因为它看上去像猫一样温顺。如果你需要,我们也会得到这种动物的,明天一早就去猎取。”

  阿尔芒·戴维神甫听了非常高兴,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一定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感并没有欺骗自己。

  过了几天,这位姓李的猎人派人请阿尔芒·戴维再到他家作客。阿尔芒·戴维大喜过望,果然那人从深山带回了一只幼体黑白熊。本来是一只活的,“遗憾的是他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活活地弄死了。他把这只黑白熊幼体卖给了我。黑白熊的毛皮和我在李家看到的那只成体相同,除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余部分都呈白色。因此这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

  4月1日,阿尔芒·戴维雇用的猎人又带回一只完全成年的大熊猫,“它的毛色同我已经得到的那只幼体完全相同,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嘴短圆,不像熊的嘴那么尖长”。

  5月4日,阿尔芒·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体“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们在天主教堂内为“黑白熊”做了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木笼里饲养起来,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种,他满怀希望要将“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推荐这种新动物。

  可惜的是,“黑白熊”离开了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也不了解,在准备启程运往法国时得病不治而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了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下多篇“黑白熊”研究资料,交给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

  1869年的夏天,对于阿尔芒·戴维神甫和他的标本来说,是一段充满悬念的日子。好在他收集的样本,毁了还可以再次获取,最终完好地运抵到了巴黎。

  “黑白熊”标本运抵巴黎时,正值普法战争,普鲁士军队已经逼近巴黎,但好奇的法国人还是为熊猫掀起了一阵热潮。“黑白熊”标本在巴黎展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从兽皮上看到一张圆圆的脸,眼睛周围是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的墨镜,而且居然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这简直就是戏剧舞台上化妆的效果,太不可思议了!

  西方人所知道的、但在欧洲大陆荡然无存的这种冰川时期以前生存的动物,居然还顽强地生存在东方这片神秘的大地上。地球历史上无数次灾害的重演均未能把大熊猫从自然界淘汰出去,夹金山脉等山系成了大熊猫最后的“避难所”。

  发现大熊猫的阿尔芒·戴维成为加载史册的生物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地理学会大师”、“法国社会学学会大师”等称号接踵而至。阿尔芒·戴维的家乡人民更是把奉他为英雄,以他为骄傲。2000年11月,在戴维逝世100周年之际,阿尔芒·戴维家乡法国埃斯布莱特市组成“亲友团”,重走当年阿尔芒·戴维神秘之旅,凭吊阿尔芒·戴维留下的遗迹。法国驻华大使也专程来到雅安市。2004年11月,埃斯布莱特市市长戴海杜还到成都挥铲打工,为他在雅安认养的大熊猫“戴维”挣生活费。埃斯布莱特市与雅安市缔结为友好市,大熊猫搭起了中法友谊的桥梁。

  动植物基因库——世界遗产因你而精彩

  雅安宝兴县地处夹金山脉南麓,是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川秀丽,林木葱郁,这里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相对封闭的原始自然环境,都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大熊猫是迄今仍生存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早在几百万年前,人类处在猿人阶段,大熊猫就生活在我国南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很多动物灭绝了,大熊猫见证了动植物世界的沧海桑田。

  自从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发现三个活化石物种(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昆虫活化石戴维两栖甲)等动植物珍稀物种后,宝兴有了“动植物基因库”的说法,凡是从事动植物研究的人,没有不知道宝兴和穆坪的,因为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有很多珍稀物种是在这里发现命名的,堪称“世界珍稀动植物避难所”。大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等33种珍稀动物是在这里发现的,第一只模式标本也是在这里采集的;另外还有珙桐(又称“中国鸽子树”)等86种植物、37种鸟类、3种昆虫的模式标本产地也在这里。别看模式标本毫不起眼,但它是一个新物种的标志,不仅永远留存,而且是研究者重要的参照物。从这点来说,宝兴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很多地方不能比的,凸显了“世界珍稀动植物避难所”的独特魅力。

  珍稀物种的天堂,自然也就成了研究者向往的乐园。“就全球而言,让科学家青睐的生物基因库有两处,一是印度的大吉岭,二是中国的夹金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科院动物研究专家何芬奇已20多次到夹金山进行科考,“这要感谢阿尔芒·戴维在生物学创立之初,他在夹金山的深入研究为我们今天对照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生物模式标本。”

  2005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委员会主席戴维·谢泊尔到雅安实地考察评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他眼里,大熊猫栖息地比大熊猫还珍贵,如果栖息地没有了,纵然我们可以把濒危的大熊猫圈养起来,但圈养的大熊猫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正因为如此,在“申遗”实地评审过程中,雅安成了“重中之重”,原生态栖息地徒步考察的路段,全在雅安,从喇叭河到夹金山,戴维·谢泊尔先后徒步到了天全县喇叭河的牛井、磨房沟,宝兴的蜂桶寨、扑鸡沟、中岗山、泥巴沟,行程近百公里。专家们欣喜地看到,雅安把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保护并保持了夹金山脉这块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多样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戴维·谢泊尔在离开雅安时说:“无论对中国、对世界来说,雅安在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科院研究员汪松也多次说:“雅安工作的好坏,关系着‘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的成败,举足轻重!”

  参与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全过程的陈富斌也曾感叹:“从1936年到1997年,雅安为世界提供了136只大熊猫,了不起啊!如果把夹金山脉遗忘了,大熊猫的故事该怎么讲?”北京大学教授、生态学家陈昌笃到宝兴县考察后预言:“如果只申报卧龙和四姑娘山一带,成功的把握只有40%,把夹金山脉纳入,成功率90%。”

  1957年到1982年,我国先后将23只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四川宝兴县)分别赠送给前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联邦德国等9个国家……

  宝兴“大熊猫第一大县”名不虚传。雅安大熊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世界和平友好的象征。

  大熊猫栖息地——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汪松,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曾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获2003年爱丁堡奖章,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考察期间,他多次到雅安进行指导,从喇叭河到夹金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昨(11)日,应邀到雅安出席“中国·雅安首届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活动的汪松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他看来,雅安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凡是从事动植物研究的人,没有不知道宝兴、不知道穆坪的,因为有很多珍稀物种是在这里发现命名的,堪称“世界珍稀动植物避难所”。大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等33种珍稀动物是在这里发现的,第一只模式标本也是在这里采集的;另外还有珙桐(又称中国鸽子树)等86种植物、37种鸟类、3种昆虫的模式标本产地也在这里。别看模式标本毫不起眼,但它是一个新物种的标志,不仅永远留存,而且是研究者重要的参照物。从这点来说,宝兴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很多地方不能比的。

  拿大熊猫来说,人们都喜欢它憨态可掬的样子,不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如此可爱的动物将从地球上消失。于是,人们将大熊猫生活的山林保护起来。事实上,大熊猫的保护地保护的不仅仅是大熊猫。大熊猫生活的山林如果得到切实保护,这些山林的固碳能力能使全球变暖的影响减弱,使全世界的人们都受益;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中的水资源,能使长江下游的3亿人直接受益;保护地养育了大熊猫,给世界上最珍稀的物种留下了生存空间,增加了保护地的旅游价值和吸引力;让大熊猫生活的山林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地,能使国际、国内的航空公司、旅行社、保护地当地的民众和管理部门受益;保护那里稀有的植物资源,可以增加获取基因资源的途径,使当地的采药人、研究机构、制药厂、等待药物治病的人,甚至全球的人都受益;因为有这片保护地,每年都会有许多候鸟来这里过冬,它们可能从遥远的澳大利亚或西伯利亚飞过来。

  人类永远在矛盾中前进,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另一方面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人类为了眼前短期的利益而破坏生物多样性,其造成的危害必然殃及子孙后代。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对物种的认识是有限的,目前我们认识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有很多的物种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人类治疗疾病的很多药物来自大自然的物种,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物种消失了,药物从哪里来?所以我们没有权利消灭物种。同样是森林,在天然林中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而单一的人工林是不具备这个功能的。不说别的,单一的人工林是保不住水土的。如果森林没有了,水土流失了,大坝也是白建。

  上世纪80年代,世界自然联盟的专家创造了“保护地”这个名称,“保护地”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海洋保护区、地质公园等保留着珍贵资源的地区的总称。在中国,保护地占版图面积的18%。保护地既在保护动物,也在保护人类。虽然保护地的功能不像棉衣御寒、粮食充饥那样,让每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到,却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根基,也是弥足珍贵的生命之源。一座草木丛生的山,也许没有多少直接的经济价值,但是保护好它,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致,看到珍稀的动植物,在其他地方却没有。

  “大熊猫栖息地比大熊猫还珍贵。如果栖息地没有了,纵然我们可以把濒危大熊猫圈养起来,但圈养的大熊猫还有多少价值可言?雅安保护并保持了夹金山脉这块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多样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无论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种贡献。30多年前,世界有个基金会向全球发了一个报告,预言30年后,中国野生大熊猫将要灭绝。30年过去了,野外大熊猫依然存在。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这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其实在它的背后,则是保护生态环境,大熊猫代表了一种世界顶尖级的生存系统。”汪松如是说。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在1961年成立时,就把中国的大熊猫作为会旗和会徽的标志,无论从美学价值还是科学研究来看,大熊猫都是世界自然保护的旗舰动物。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不能只有人类!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愿稀世珍宝大熊猫与人类共存。

  一种如此顽强保存下来的物种,会在未来的若干个世纪里因人类的活动而最终消失,或者仅仅成为铁笼里的观赏物吗?雅安的回答是:不!

  雅安为世界站岗,我们为熊猫放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熊猫与人类世世代代和谐相处。

  雅安的目标,依托以夹金山为代表的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打造一个以动物与自然为主题的天然影视基地,用影视对话的方式,让世界人民共享这一弥足珍贵的自然遗产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相关链接:蓬皮杜与雅安大熊猫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中国时,对周恩来总理表达了想要一只大熊猫的愿望,随后中国慷慨地送了一对大熊猫给法国:“燕燕”和“黎黎”。但“黎黎”在第二年就生病死亡,而“燕燕”则在悉心照料下于2000年1月安老终年。

  “黎黎”的老家,就在夹金山下,是硗碛藏族乡的两位村民李长德和史生明在嘎日沟河边发现抢救的。1973年2月底,刚好春节过后不久,气候还比较寒冷。据他们讲,有可能是被母兽遗弃的幼仔。3月1日送到“狩猎站”时也不过几斤重。

  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华访问。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他,周恩来总理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蓬皮杜总统“想要大熊猫”的这句话几次想说,但始终难以启齿,他不知道中国政府是否会满足这个愿望。

  究其原因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2月访华时得到了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玲玲”(1971年9月由村民王兴泰硗碛蚂蟥沟抢救)和“兴兴”(1972年1月20日由盐井乡丁洪、马勇抢救)。同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幸运得到了中国政府馈赠的大熊猫“兰兰”(1971年9月由盐井乡张晓光抢救)和“康康”(1972年2月由陇东镇徐洪章抢救)。法国人民也同样喜爱中国大熊猫——哪怕是一只也好。

  1973年9月16日,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蓬皮杜总统来到上海。第二天,他就要启程回国了。在告别宴会上,蓬皮杜总统终于开口:“总理阁下,为了发展法中友谊,中国政府能否送给我们一只大熊猫?”

  “干嘛送一只?要送就送一对嘛!”周恩来总理两道浓眉一扬,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蓬皮杜总统顿时喜出望外,笑逐颜开。他高举酒杯,大声说到:“为了法中友谊,干杯!”蓬皮杜总统高兴得一连干了三大杯,他是继尼克松总统之后,又一位获得宝兴大熊猫的西方总统。

  蓬皮杜总统走后不久,周总理指示外交部、林业部紧急召集川、陕、甘三省近40个县的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会议。会后,北京大学动物系大熊猫专家朱靖教授便乘飞机前往宝兴考察,认为宝兴大熊猫资源较好,回北京后如实向中央领导作了汇报。

  1973年10月9日,北京动物园“狩猎站”喂养的大熊猫幼仔“黎黎”离开宝兴到达北京动物园。1974年4月20日,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国礼”大熊猫“黎黎”和另一只“燕燕”用飞机送往法国巴黎,安置在巴黎文森动物园。

  “欢迎中国派来的动物大使!”法国各大报纸都用醒目的标题,报道了这两只“国礼”大熊猫抵达时的盛况。法国人争相观赏这一世界珍兽的风采,把熊猫馆围得水泄不通。

  成千上万用塑料和汉白玉制作的大熊猫雕像,以及“国礼”大熊猫“黎黎”和“燕燕”的彩色照片很快销售一空,大熊猫热的浪潮,一下子就席卷了整个法国。法国人民得到中国政府如此珍贵动物明星的馈赠,是中法关系友好的活见证。(记者 高富华 周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