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网

首页>>国宝文化>>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生存、寻伴和繁育:揭秘大熊猫回归自然之路

http://www.ourpanda.com/   发布时间: 2013-11-14 09:42:16   来源:新华网

  2岁2个月的雌性大熊猫“张想”11月在四川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进行放归,“张想”稍显迟疑地走出笼后,便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张想”迈出笼的这一小步,对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而言却是迈向了新的阶段。

  中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六大山系,其中凉山和大小相邻两个山系的熊猫偏少,呈现出小种群比较多、种群隔离高、灭绝风险大的特点。这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大熊猫近亲繁殖,因此有必要给这些区域的小种群增加个体,参与种群繁衍,这被科研人员称为“复壮”,也是大熊猫野化放归的初衷。

  2006年4月,经过两年多的野化培训,雄性大熊猫“祥祥”被放归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成为历史上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但第二年的2月,研究人员在雪地里发现了“祥祥”的尸体。从解剖结果分析,“祥祥”可能与野生大熊猫打斗后,从高处摔落致死。

  “祥祥”的意外死亡,加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大熊猫放归计划一度搁浅。2010年,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稳步提高,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认为,现阶段是熊猫野化的最好时机,只有野外的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大熊猫才能真正摆脱濒危境地。

  2012年10月,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场出生的熊猫宝宝——雄性大熊猫“淘淘”,皮下埋植国际通用的ID身份识别芯片,携带GPS颈圈等先进装备,开始独自野外求生。2013年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赶往栗子坪探望3岁的“淘淘”,红外摄像机拍摄到的它健康状况良好,已经适应了野外环境。

  “我们进行过反复论证,科研人员开了很多次研讨会,就是要吸取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炎介绍,“祥祥”的失败归因于人工干预太多,这催生后面的新项目采用“母兽带崽”和“隔绝人类影响”的方式展开。

  卧龙野化基地为大熊猫设计了三个阶段的野化开放性野化培训圈。首先由熊猫妈妈教会幼仔爬树、吃食、找栖息地等生存本领。“淘淘”和“张想”在野化训练中表现出很多共性:4个月时学会走路,5个月时学会爬树,14个月后跟着妈妈学会觅食,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它们知道如何躲避灾害,怎样寻找食物。

  为减少对“淘淘”“张想”的人为干扰,避免形成对人的依赖,科研人员每次接触它们时都要穿上“熊猫服”,并在服装上涂抹大熊猫的粪便和尿液,过程中也尽量不发出声音。“淘淘”“张想”都不喜欢与人亲近,当有人靠近时均会快速逃离。

  通过天敌模型的野化训练,“淘淘”“张想”练就了识别能力:当嗅闻云豹、金钱豹、雪豹、黑熊的粪便及尿液后,它们会立即出现喷鼻、流唾液、哼叫等行为,随即便上树躲避或逃跑,当听到天敌的声音后,躲避行为更为明显。

  据黄炎介绍,研究中心一般会从现有圈养种群中选择2至3只大熊猫,经过26个月的母兽带仔野化培训,个体和行为发育正常,警惕性较高,能识别天敌和伴生动物,基本具备觅食、空间利用和栖息地选择等野外生存能力,这样层层选拔合格的1只大熊猫才能放归野外。

  大熊猫放归成功通常分几步:第一步大熊猫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大熊猫要能参与到野放区域当地的“社会交往”,建立自己的领地,在发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就看能不能繁育后代,如果放归的熊猫没有生育“下一代”,那么放归并不成功。2013年11月雌性大熊猫“张想”的放归,从大熊猫野外繁殖特点上推测,其参与野外种群繁育的几率更高,这让科研人员们看到了希望。

  日前,记者从大熊猫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获悉,2013年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到了376只,圈养大熊猫已经形成了一个可自我维持发展的健康种群底线。未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开展单个幼仔野化放归、怀孕熊猫野外产仔等大熊猫野化放归新尝试,将有越来越多的大熊猫沿着“淘淘”“张想”的足迹回到大自然。